联系我们
吕老师:13802964856(手机微信同号)
范老师:13925100026(手机微信同号)
郑老师:19124368634(手机微信同号)
企业邮箱:ddlight@126.com
广东省舞台美术研究会舞美人才培训基地
广东省职业能力建设协会舞台技术人才培训中心
广东录音师协会音频技术培训中心
Copyright @2019丁丁舞台技术培训中心 粤ICP备20006087号
所有分类
激励器的收缩
激励器的调控
1.驱动电平凋整(DRIVE)
驱动电平调整,是调整输入到增强产生线路的输入电平量。这个调整点配有三色发光二极管作电平指示,绿色光表示输入电平不足,增强线路未能充分驱动;绿: 黄色光表示增强线路已驱动;黄: 红色光表示增强线路已充分驱动,此时红光问歇闪动表示峰值电平适量;如果红光太亮而不退时,说明驱动电平太高/ 会引起失真。调整时,对动态大的节目电平要注意留有余量,防止过荷。另外,驱动电平控制应与频率调谐相呼应,在设定频率位置后要再次确定驱动电平。这是因为,频率调谐置于低段时,此段频率的声功率较强,会造成驱动电平过高;频率调谐置于高段时,声功率较弱会造成驱动电平不足,因此在确定频率调谐位置后,应再次确定驱动电平。
2.频率调谐(TUNING)
频率调谐实际上是二次谐波选通。节目对象不同就应选择不同的谐振频率。在APHEXC的面板上,没有选择中心频率的刻度标记,这是为了让使用者以听感为调谐依据。实际上我们从原理中已经知道,这段频率范围在700Hz-7kHz。如果节目是立迎宾镲,那就应把调谐置于最高位,使其节奏清晰通透;如果节目是小号,那就应把调谐置于中间位,使其声音嘹亮清脆;如果节目是歌声,那就应把调谐置于低于中间位,使其避开齿音,音色更加纯净亲切;如果节目是语言,那就应把调谐置于较低位,使其口齿清楚、顿挫分明;如果节目是贝斯,那就应把调谐置于最低位,使其更加活跃有力。总之,应视节目源频率特性而定。但是,假如一只鼓皮松软、敲击无力的大鼓,就应在高段选定谐波,用于加强音头使鼓更强劲;而一只声音干瘪的大鼓就应在低段选定谐波,使鼓声雄浑。所以谐波频率的选择应从声源实际情况出发来设定。在设备面板上,有对比按键,标有“入/出”字样(IN/OUT),可以反复对比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声音的差别,监听调谐效果。当然,一旦确定效果后,要将按键置于“出”位置。
3.混音量调整(MIX)
混音量调整,是指直通主信号与谐波信号的混合比例调整。配比的依据与节目本身响度有关,与输出端所需要的现场效应有关。换句话说,混音量的调整是临场感增强量的调整。例如,一位歌手的吐字咬不紧字头,或者声音靠后,就应把增强效果的比例给得大一些,使其声音具有凸出感,听感靠前。再如,给一把吉他加一点音头上的指甲抠弦声,在混音调整时就不能把增强效果给得过大,而破坏了整个吉他的音色。总之,混音调整应以输出端的效果自然、渐渐、音质纯正、层次有序等为标准。
4.调控步骤
C型激励器是比较普遍使用的经济机型,双声道,可做立体声或两声或两声道分别配置调整。它的调整点较少,分别为驱动电平调整、频率选择、混音量调整三部分和对比入/出监听键。调控比较方便,其基本步骤如下:
①针对节目对象、声源的状况确定调整意图,如果是独唱或单件乐器演奏,那么要精确是想使其增加清晰度还是增加力度?是想突出个性还是临场感?如果是交响乐或是合唱,是想使其浑厚丰满还是明亮?这决定着你以后的调谐方案。无的放矢则只会影响声音质量和调控速度。
②先将将混音量调谐旋钮加到较大的位置,这样有利于对比监听声音的激励效果。
③将驱动电平调谐旋钮调到较小的位置。这样有利于在选择好频率点后使驱动电平一次到位,不会出现失真。
④有目的地将频率调谐旋钮置于合适的位置。
⑤提升驱动电平到最佳状态(红色发光二极管闪亮)。
⑥按动对比监听,比较入(绿色光)出(红色光)的卢音效果。同时调整混音量,使其逐渐减小达到有差别但不过分的程度。然后将对比键置于“出”位置。
⑦再次调整频率调谐旋钮,扫频到最佳频率点。
⑧再次调整驱动电平,通常频率点上移时要增补驱动电平,频率点下移时要哀减驱动电子,使其达支最佳状态。